沖銷干預
沖銷干預(SterilizedIntervention)
什么是沖銷干預?
沖銷干預又稱中和干預,是政府管理匯率的重要政策之一。是指貨幣當局通過其他貨幣政策工具(如國債市場上的公開市場業務)抵消貨幣當局外匯交易對貨幣供應的影響,使貨幣供應保持不變的外匯市場干預。
非沖銷干預是指央行在干預外匯市場時不采取其他金融政策,即不改變外匯干預造成的貨幣供應變化。
沖銷干預的影響渠道
沖銷干預可以通過兩個渠道影響匯率:改變資產的相對供應,發出政策意圖信號。
1.影響渠道:資產組合平衡渠道:(portfoliobalancechannel)
匯率決定的資產組合平衡模型可以通過資產組合平衡渠道的影響進行官方干預(PBM)在此框架內進行分析,投資者根據各國資產預期的相對收益平衡其資產組合。
由于在實證模型中很難考慮非貨幣性資產的選擇,而且不可能在雙邊基礎上獲得數據,以測量PBM,第一類是基于的PBM在簡化形式上獲得的估計值的基礎上。這種方法通常被稱為直接需求方法。第二類集中在求解上PBM該方法稱為逆向需求法,用于檢驗不同貨幣面值債券的完全替代性。
PBM國內外資產不完全替代的假設相當于分離預期貶值和國內外利率差異的風險溢價假設;在PBM在中國,這種風險溢價最初是國內債務和外國未償債務的相對函數。許多研究人員在使用逆資產需求方法估計資產組合平衡模型時估計了這樣一個方程式,即風險溢價(ρ)是國內外債券的持有量(Bt和函數。
2.影響渠道:信號渠道:(signalingchannel)
信號渠道或預期渠道(穆薩,1981)假設干預通過向市場提供新的相關信息來影響匯率。更確切地說,通過信號渠道取消干預的影響是,私人主體改變了他們對匯率的預期,或者因為他們改變了他們對貨幣當局未來可能行動的看法,或者因為他們改變了他們對貨幣當局的看法。
漢弗珀杰(Humpage,1989)通過信號渠道對下一次回歸進行沖銷干預的假設進行了檢驗:
這里INTt干預變量,是白噪聲誤差;兩期滯后的名義匯率是預期匯率的近似值,利用預期利率差來捕捉貨幣政策的影響。在最近的研究中,張和泰勒(Chang和Taylor,1998)利用1992年10月1日至1993年9月30日的數據,在日元-美元市場調整了與日本銀行干預有關的消息,進一步調查了日本銀行干預的效果。他們發現,在路透社發布干預報告前后,日元-美元的匯率波動并不明顯。他們使用自回歸條件的異方差模型(恩格爾,1982),發現他們的干預在路透社報道干預前30-45分鐘臨近時對匯率極其頻繁的波動影響最大。
沖銷干預的影響
對外匯干預沖銷有兩種影響:
1、當央行購買外資并沖銷時,央行的外資增加,國內資產減少,國內貨幣供應保持不變。
2、當央行出售外匯并沖銷時,央行的外資增加,國內貨幣供應保持不變。
沖銷干預
沖銷干預發表于2022-06-19,由周林編輯,文章《沖銷干預》由admin于2022年06月19日發布于本網,共1146個字,共5374人圍觀,目錄為外匯匯率,如果您還要了解相關內容敬請點擊下方標簽,便可快捷查找與文章《沖銷干預》相關的內容。
版權聲明:
文章:(沖銷干預),來源:,閱讀原文。
沖銷干預若有[原創]標注,均為本站原創文章,任何內容僅供學習參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任何內容不得引用,文章若為轉載文章,請注明作者來源,本站僅為分享知識,不參與商業活動,若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