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測:2018年我國外貿總額有望創新高
11月12日,商務部綜合司和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8年秋季)》。報告回顧了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外貿運行情況,展望了2018年全年和2019年中國外貿發展趨勢。報告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對外貿易保持穩中向好態勢,增速總體平穩,結構持續優化,動力加快轉換,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當前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外貿影響總體有限。2019年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環境將更加嚴峻復雜,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增大,保護主義威脅全球貿易穩定增長。
報告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22.2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同)增長9.9%。其中,出口11.86萬億元,增長6.5%,進口10.43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4.1%;順差1.43萬億元人民幣,收窄28.3%。
分季度來看,前三季度中國進出口規模分別為6.76萬億元人民幣、7.35萬億元人民幣和8.17萬億元人民幣,季度增速分別為9.4%、6.4%和13.8%。進出口保持平穩增長。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往來持續擴大,貿易結構不斷優化,貿易新增長點逐步培育,為各參與方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報告顯示,前三季度,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保持良好發展態勢,雙向貿易額達6.08萬億元,增長13.2%,高出同期中國外貿整體增速3.3個百分點,占中國進出口總額的27.3%,較2017年同期提升0.8個百分點。其中,中國出口3.38萬億元,增長7.7%;進口2.7萬億元,增長20.9%。此外,中國與非洲、拉丁美洲進出口貿易也保持了較快增長,增速分別達到13.8%和13.7%,高出整體增速3.9和3.8個百分點。其中,對埃及和巴西進出口分別增長22.9%和16.4%。同時,中國與主要發達經濟體進出口也保持了平穩增長。中國對歐盟、美國和日本進出口分別增長7.3%、6.5%和5.2%,三者合計占中國進出口總額的35.6%。
另外,報告數據還顯示,前三季度,中國對美國進出口3.06萬億元,增長6.5%,占中國外貿總額的13.8%。其中,中國對美國出口2.27萬億元,增長7.4%;自美國進口7981.3億元,增長3.8%。當前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外貿影響總體有限,美國仍是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
從數據來看,在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的大背景下,中美貿易依然保持增長。對此報告分析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美國內市場需求增長。2018年以來,美國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失業率降至數十年來新低,居民消費信心能力增強,企業投資信心上升,國內市場需求總體較旺盛,帶動進口商品需求快速增長。前8個月,美國商品進口額同比增長9.5%,增速較2017年同期提高3個百分點。相應地,美國市場對中國商品的進口需求也在上漲。
二是中美產業鏈緊密相連??傮w來看,中國產業鏈完整、制造能力強、產品性價比高,美國科技發達、資源豐富、人均收入水平高,雙邊經濟結構互補性較強,蘊藏的貿易機會多,市場選擇已讓兩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特別是對美國消費者而言,中國商品物美價廉,是日用消費品的首選。
三是進出口企業履行合同。在國際貿易中,從簽訂合同到實際進出口一般會存在數月甚至更長的時滯。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后,雙方企業原先已簽訂的合同大多繼續履行,使得進出口數據基本穩定。尤其是為保證四季度消費旺季的銷售,企業提前備貨,對雙邊貿易起到支撐作用。
報告指出,美國單方面挑起經貿摩擦,不僅影響中美貿易,也惡化了全球貿易發展環境,給全球貿易投資發展帶來重大不確定性。世界貿易組織警告稱,貿易沖突不斷升級可能影響商業信心和投資決策,將顯著拉低全球貿易增速,主要經濟體間貿易關系破裂將會使全球經濟偏離過去幾年的復蘇軌道,威脅經濟增長和就業。受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影響,全球貿易擴張可能進一步放緩。世界貿易組織發布的2018年三季度世界貿易景氣指數僅為100.3,略高于100的基準水平,其中出口訂單及汽車生產與銷售指數更是低于基準水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認為,美國對經貿伙伴發起的貿易戰到2020年將使世界經濟損失0.5%,相當于4300億美元。
專家預測:2018年我國外貿總額有望創新高
專家預測:2018年我國外貿總額有望創新高發表于2018-11-21,由周林編輯,文章《專家預測:2018年我國外貿總額有望創新高》由admin于2018年11月21日發布于本網,共1713個字,共9157人圍觀,目錄為貿易新聞,如果您還要了解相關內容敬請點擊下方標簽,便可快捷查找與文章《專家預測:2018年我國外貿總額有望創新高》相關的內容。
版權聲明:
文章:(專家預測:2018年我國外貿總額有望創新高),來源:網絡,閱讀原文。
專家預測:2018年我國外貿總額有望創新高若有[原創]標注,均為本站原創文章,任何內容僅供學習參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任何內容不得引用,文章若為轉載文章,請注明作者來源,本站僅為分享知識,不參與商業活動,若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