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貿易政策
對外貿易政策(Foreign Trade Policy)
什么是外貿政策
對外貿易政策是指一國政府根據本國的政治經濟利益和發展目標而制定的在一定時期內的進出口貿易活動的準則。它集中體現為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對進出口貿易所實行的法律、規章、條例及措施等。它既是一國總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一國對外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對外貿易政策的目的
保護國內市場;
擴大國內產品出口市場;
促進本國產業結構改善;
積累資本或資金;
維護國外經濟政治關系;
促進經濟發展和穩定(內外均衡)
對外貿易政策的構成
完整的貿易政策應包括:政策主體、政策對象、政策目標、政策內容和政策手段。
從對外貿易政策的內部構成來看,應:
1.對外貿易總政策包括進口總政策和出口總政策
這是根據國民經濟的總體情況、國家在世界舞臺上的經濟和政治地位、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國內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國家資源和產業結構,長期制定的對外貿易基本政策。
2.對外貿易國家(或地區)的政策
這是適應特定國家(或地區)的對外貿易政策,是根據對外貿易總政策和世界經濟政治形勢,以及國家與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政治關系制定的。
3.對外貿易的具體政策,又稱進出口商品政策
這是根據不同行業的發展需要、國內外不同商品的需求和供應以及世界市場的競爭力,制定的適用于不同行業或類別商品的對外貿易政策。
對外貿易政策的制定一般反映了統治階級的利益和意志。在資本主義國家,資產階級中通常有幾個不同的利益集團。在一定時期內,如果一個集團在政治上占上風,那么該國的對外貿易政策反映了該集團的利益和意志,主要為該集團服務。因此,在資本主義國家的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經常發生爭吵。
一個國家對外貿易政策的制定一般由該國的立法機構執行。在資本主義國家,議會直接通過貿易法案,或議會授權總統或政府制定 ,頒布進出口商品關稅、進出口商品限額、執照制度、商品檢驗規章、與外國簽訂貿易協定等相關法律法規。
在制定對外貿易政策之前,立法機構一般應征求各大企業集團的意見。大企業主也必須通過各種方式,包括組織──企業主協會或商會向立法機構提出建議,施加影響。
在對外貿易政策的實施和實施方面,國家一般設立一系列專門機構,按照對外貿易政策的規定管理進出口商品。例如,在政府中設立外貿部或商業部作為對外貿易的行政機構;在對外開放的港口設立海關作為進出口商品的渠道,監督檢驗、征收關稅、禁止走私;設立進出口銀行,支持商品進出口、發放出口信貸、辦理國際支付結算;設立商品檢驗局和衛生檢疫機構,檢查進出口商品的質量、衛生和技術標準。
對外貿易政策的主要類型
根據國際貿易的歷史調查,以國家對外貿易的干預為標準,對外貿易政策可分為自由貿易政策、保護貿易政策和管理貿易政策三種基本類型。
自由貿易政策
自由貿易政策是指國家不干預商品進出口,不限制進口商品,不設置障礙;不給予出口商品特權和優惠,讓商品在國內外市場自由競爭。自由貿易政策的歷史背景是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期(18世紀至19世紀),主要在英國、荷蘭和其他首先進入資本主義、經濟和競爭優勢的國家,其主要代表是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
保護貿易政策
保護貿易政策是指國家積極干預商品進出口,采取各種措施限制商品進口 ,保護國內市場和國內生產 ,避免國外商品競爭;對國內出口商品給予優惠和補貼 ,鼓勵擴大出口 。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保護貿易政策可分為:
重商主義。
幼稚工業保護政策
超保護貿易政策
新的貿易保護主義
管理貿易政策
管理貿易政策,又稱協調貿易政策,是指國家制定一系列貿易政策法規 ,加強對外貿易管理,實現一個國家對外貿易的有序健康發展;通過談判簽署雙邊、區域和多邊貿易條約或協議,協調與其他貿易伙伴的經濟貿易權利和義務。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國際經濟聯系日益加強、新貿易保護主義崛起的背景下,逐步形成了管理貿易政策或協調貿易政策。在此背景下,為了保護自己的市場,不損害國際貿易秩序,確保世界經濟的正常發展,各國政府加強了對外貿易的管理和協調,逐步形成了管理貿易政策或協調貿易政策。管理貿易是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之間的對外貿易政策。它是一種協調和管理的國際貿易體系,是各國對外貿易政策的發展方向。
對外貿易政策的影響因素
上述對外貿易政策的類型實際上是對外貿易政策演變的歷史總結。不同的貿易政策在各國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同一國家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選擇了不同的貿易政策。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采取的貿易政策主要取決于以下因素:
1.經濟發展水平及其在世界市場上的地位和力量比較
這包括兩個含義:一方面,一個國家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其國內生產力水平和發展目標不同,限制了對外貿易政策。一般來說,工業經濟發展初期的國家采取保護貿易政策;工業經濟發經濟發展階段的國家采取自由貿易政策。另一方面,一個國家在世界市場上的地位和力量比較限制了對外貿易政策。一般來說,處于劣勢地位、商品競爭力弱的國家采取保護貿易政策;處于優勢地位、商品競爭力強的國家采取自由貿易政策。以上兩個方面相互關聯,但并不完全一致。一方面,我們只從自身發展的階段進行調查,另一方面,我們強調國家之間的實力比較。由于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各國的對外貿易政策將隨著各國經濟實力地位和實力比較的變化而調整和變化。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仍處于發達國家的競爭階段,盡管它仍處于保護和歐洲共體國家的競爭階段,但它仍處于發達國家仍處于競爭階段。
2.國內經濟狀況和經濟政策
從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規律來看,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總是呈現出周期性的變化和波動性的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周期性變化,在不同階段,國內經濟形勢不同,總經濟政策不同,必然導致對外貿易政策的調整。一般來說,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繁榮階段,貿易自由化趨勢占上風;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危機和蕭條階段,如20世紀30年代和70年代 ,保護貿易趨勢將蔓延和加強。
3.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和斗爭
一個國家的對外貿易政策代表了統治階級中占上風的利益集團的利益。因此,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和斗爭以及政權的變化也將帶來對外貿易政策的變化。一般來說,一些國外資產階級利益集團主張貿易自由化;相反,商品市場主要在中國,進口商品競爭激烈,主張限制進口 ,實施保護貿易政策。
制定對外貿易政策的主要依據
對外貿易政策既有一貫的政策(即長期指導外貿的政策),也有暫時的政策措施,只在一定時間內生效。因此,制定國家對外貿易政策應遵循以下依據:
1.一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經濟發展戰略;
2.一國的資源狀況,產品,產業結構,市場經濟地位。
上述兩個因素是決定一個國家選擇自由貿易政策還是保護貿易政策的主要因素。
3.在總政策(即自由貿易或保護貿易政策)的指導下,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水平、技術水平和產品競爭力決定了一個國家在不同時期制定相關政策和措施的依據。
比如鼓勵出口、限制出口、限制進口、保護民族工業、幼稚工業等政策。
4.由于政治環境的變化,經濟和外交關系發生重大變化時,也可能導致一個國家對貿易政策的局部或重大調整。
5.一個國家的外貿政策應適應國內經濟政策。例如,產業調整政策、金融政策、外匯政策和外資政策。
對外貿易政策的實施措施
對外貿易政策是通過實施具體措施來實現的。這些具體措施主要包括關稅、非關稅、出口管理等。
1、關稅措施
關稅(Customs Duties;Tariff)是海關通過一國關境對進出口商品征收的一種稅。海關是一個國家征收關稅的領域。雖然關稅納稅人是進出口企業,但企業可以通過增加商品價格將關稅負擔轉移給消費者,因此消費者是關稅的直接承擔者。
二、非關稅措施
非關稅措施是指限制關稅以外進口的一切措施。
三、出口管理措施
出口鼓勵措施:主要包括出口信貸、國家擔保、出口補貼、商品傾銷、外匯傾銷等。
1)出口信貸:是一個國家通過本國銀行向本國出口商(賣方)或外國進口商或進口商銀行(買方)提供的優惠利率,鼓勵出口,增強商品競爭力。
2)國家出口信貸擔保制度:國家出口制造商或商業銀行為擴大出口提供的信貸,由國家設立的擔保機構提供擔保。當外國債務人拒絕付款時,該機構將根據承保金額進行賠償。
保險公司不承保的出口項目通??梢韵驌C構投保。擔保風險一般分為政治風險和經濟風險。前者一般為合同金額的85%-95%,后者一般為合同金額的70%-80%。
3)出口補貼,又稱出口補貼,是一個國家政府在出口某種商品時給予出口制造商現金補貼或財政優惠待遇,以降低出口商品的價格,增強其在國外市場的競爭力。需要指出的是,部分補貼會造成市場扭曲,屬于不公平貿易行為,應當按照有關承諾禁止使用。
出口退稅可以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和價格,是國際貿易中鼓勵出口的常見措施,不是不公平的貿易行為。
出口退稅是指國家將國內生產流通過程中征收的所有稅款退還給出口商,使商品能夠以零稅率出口的措施。目前,中國正在逐步提高出口退稅稅率。
4)商品傾銷
商品傾銷是指出口商在國外市場以低于國內市場甚至低于成本的價格大量銷售商品的行為。
5)外匯傾銷
外匯傾銷是利用國內貨幣貶值的機會擴大出口。
當國內貨幣貶值時,以外幣表示的國內出口商品的價格將降低,國內出口商品的競爭力將提高,這有利于擴大出口。同時,以本幣表示的進口商品價格上漲,進口商品競爭力下降,有利于限制進口。
但外匯傾銷是有條件的:貨幣貶值大于國內價格上漲;其他國家同時實施同等程度的貨幣貶值或采取其他報復措施。
6)鼓勵出口的其他措施:政府利用國家財政資金舉辦出口商品展覽會,邀請外國貿易代表團參觀和組織本國貿易代表團促進商品出口;頒布各種出口激勵政策;建立促進出口的行政機構,建立各種服務出口制造商的信息和信息網絡;建立經濟特區,鼓勵出口加工貿易和轉口貿易,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
出口管制措施:國家控制部分商品的出口,包括:
1)戰略物資及其相關先進技術資料。
2)國內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和一些國內市場供應不足的必需品。
3)實施自動出口控制的商品。
4)實行許可證出口管理的商品。
5)限制甚至禁止出口商品,以實施經濟制裁。
6)重要文物、藝術品、金銀等。
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的演變
對外貿易政策可分為自由和保護??v觀各國對外貿易政策的歷史,基本上經歷了從保護到自由再到保護的過程。中國外貿政策的發展和演變也始于保護貿易政策。
1.改革開放前的國家統治性封閉保護貿易政策(1849-1978年)。
二、改革開放后,有計劃商品經濟體制下的國家統治性開放保護貿易政策(1978-1992)。
三、入世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有貿易自由化傾向的保護貿易政策(1992-2001年)。
四、入世后,中國對外貿易政策走向開放、公平、保護并存的貿易政策(2001年以后)。
對外貿易政策
對外貿易政策發表于2022-05-24,由周林編輯,文章《對外貿易政策》由admin于2022年05月24日發布于本網,共4422個字,共5167人圍觀,目錄為進出口貿易,如果您還要了解相關內容敬請點擊下方標簽,便可快捷查找與文章《對外貿易政策》相關的內容。
版權聲明:
文章:(對外貿易政策),來源:,閱讀原文。
對外貿易政策若有[原創]標注,均為本站原創文章,任何內容僅供學習參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任何內容不得引用,文章若為轉載文章,請注明作者來源,本站僅為分享知識,不參與商業活動,若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