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獲得性說
可獲得性說(Availability Theory)又稱存在理論
提出可獲得性說
可獲得性說(Availability theory)美國經濟學家克拉維斯也被稱為存在理論(J.B.Kravis)1956年在《政治經濟》雜志4月發表的題為《可獲得性及其對貿易商品結構的影響》的文章中首先提出。
克拉維斯認為,國際貿易商品可以分為可獲得性商品和不可獲得性商品。所謂可獲得性商品,是指一個國家能夠以特殊資源、先進技術等有利條件生產的彈性產品;不可獲得性商品是指一個國家不能生產或者即使能生產,也要付出高昂的代價,提供彈性小的商品。
基于對商品可獲得性和不可獲得性的理解,克拉維斯認為,不同國家可獲得和不可獲得的差異,即供應彈性的差異,是國際貿易的重要原因,可獲得商品國家將出口商品到不可獲得商品國家,對商品供應彈性國家將出口商品,這就是可獲得性的內容。
應該指出的是,可用性有其突出的特點,但它只能用來解釋一些特殊的貿易事件,一般的貿易現象仍然需要通過比較成本差異來解釋。
可獲得性說
可獲得性說發表于2022-05-24,由周林編輯,文章《可獲得性說》由admin于2022年05月24日發布于本網,共454個字,共5983人圍觀,目錄為進出口貿易,如果您還要了解相關內容敬請點擊下方標簽,便可快捷查找與文章《可獲得性說》相關的內容。
版權聲明:
文章:(可獲得性說),來源:,閱讀原文。
可獲得性說若有[原創]標注,均為本站原創文章,任何內容僅供學習參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任何內容不得引用,文章若為轉載文章,請注明作者來源,本站僅為分享知識,不參與商業活動,若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