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國民待遇
什么是超國民待遇
超國民待遇指在經濟貿易領域,中國在同等條件下給予外商直接投資高于國民投資的待遇。例如,中國一直對外國企業采取稅收優惠、投資優惠、外匯管理優惠等優惠政策,在改革開放初期對中國吸引外國投資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超國民待遇的意義已經擴大,一般指經濟、法律、勞動保障等方面超過公民待遇的現象。
對超國民待遇的積極影響
超國民待遇主要包括對外資企業的政策優惠待遇、稅收優惠待遇、低成本甚至免費土地使用等。這種優惠待遇對國內企業的歧視。超國民待遇的實施日益激烈,已成為發展中國家吸引外資的普遍手段。超國民待遇的實施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從國家角度看,超國民待遇的實施是為了產生投資創造和投資轉向
超國民待遇實施的背景是激烈的國際資本的爭奪.這種爭奪包含三個層面:東道國對投資國資本的爭奪(投資國資本在投資國內還是國外)、東道國之間的爭奪和東道國內部區域間的爭奪。國家之間的競爭主要在發展中國家之間展開,由于發展中國家普遍重視外資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資帶來的利益,爭奪外資日益激烈。從國家層面看,實施超國民待遇出于兩方面的原因:投資創造和投資轉向。
1.投資創造:這意味著東道國給出了更高的資本價格,而不是資本自由流動的價格。使投資者減少國內投資,增加對外直接投資。創造是指國內資本轉變為跨國資本。對于投資者來說。豐富的資本對應于較低的資本價格,而東道國的資本稀缺導致了較高的資本價格。資本將從豐富的國家流向稀缺的國家。理論上,這種流動將持續到兩國的資本價格相等。只要東道國給予外資優惠政策。投資者的資本將繼續流向東道國。這部分增加的資本是東道國實施超國民待遇的動力之一。
2.投資轉向:這意味著對于兩個具有相同投資條件的東道國來說,實施超國民待遇的國家可以比另一個國家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如果將東道國的各種投資因素綜合成價格,那么實施超國民待遇的國家的資本價格高于不實施的國家。因此,它可以吸引一些應該流向后者的資本。如果兩個投資競爭對手都實行超國民待遇,實施程度較高的國家將從其他東道國獲得更多的投資。這就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日益激烈的投資競爭所說明的。
(2)從一個國家的區域角度來看,超國民待遇的實施是扭轉劣勢、加強優勢的手段
在引進外資時,東道國不僅面臨著國家之間的競爭,而且面臨著中國不同地區之間的競爭。由于不同地區的區位優勢不同,發展中國家處于劣勢地區,以爭奪外資。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向外國投資者提供了極其慷慨的條件:有一定優勢的地區想要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但也實施了超國民待遇。導致區域間超國民待遇政策比較嚴重。
以土地為例。中國許多地方以低于成本價的價格吸引投資。在長江三角洲的蘇州,土地開發成本約為每畝20萬元。目前,蘇州的土地價格已降至每畝15萬元以下。周邊江蘇吳江、浙江寧波、杭州將地價直接降至每畝5萬元。無錫甚至降至2萬至3萬元。上海的一些郊區也以每畝5萬至6萬元的低價吸引投資。沿海地區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中西部地區越落后,區位條件越差。他們越依賴超國民待遇作為吸引投資的有力武器。
(3)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來看,對更多外資的需求不僅是由于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由評估機制造成的
近年來,地方政府對招商引資的需求不斷增加。一些地方直接將招商引資數量與官員考核掛鉤。甚至將引進外資的任務分解為個人。在利益驅動和考核壓力下,超國民待遇引資已演變為比優惠、比盈利的引資競賽。盲目引資造成惡性競爭,完全忽視國家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
對超國民待遇的負面影響
對外資企業實行超國民待遇,造成資本價格扭曲。資源錯配低效。
(一)國家和地區之間存在惡性競爭,成本較高
吸引外資的惡性競爭現象使超國民待遇實施帶來的投資轉向失去了意義。投資轉向的前提是其他東道國不實施或少優惠政策。當所有國家都爭相實施更優惠的政策時,雖然仍然有投資創造的效果,但投資轉向基本上失去了意義,利益更多地轉移給投資者。
對于地方政府來說,日益激烈的投資競爭造成了不良后果。一些外國企業利用這些超國民待遇進行短期投資。優惠政策用完后,他們轉向另一個地方,給地方政府和國家造成了巨大損失。同時,它也導致國內外逃,然后進入外資以獲得優惠政策。即使外資企業在一個地方長期生產,極低的投資條件(如免費使用土地)也可能只帶來薄薄的經濟效益。一些外國公司甚至多年來一直在虧損。
(二)外資進入良莠不齊,技術含量低、污染重的行業直接進入
由于對數量的片面追求,外國投資的進入門檻較低。各種類型的外國投資受到地方政府的歡迎,對行業的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首先,有更多的外國企業擁有較低的技術內容。這類外國投資的進入主要是利用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和優惠政策。雖然它也可以解決一些就業問題,并帶來其他好處。但由于技術含量低,對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影響較小。第二,大量的重污染行業被遷移到了重污染行業。發達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理論發展較早,清潔生產和環境保護的概念在經濟發展中得到了有效的體現。因此,重污染產業逐漸轉向環境保護概念薄弱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和國內的投資競爭為這些企業的進入創造了機會。
(3)歧視國內企業和國內資本的進入
超國民待遇的實施造成了對現有國內企業的歧視,也限制了國內私人資本的發展。國內資本中有許多高質量的資本和良好的項目,它們的進入也可以帶來就業和稅收的增加。外國投資通常是綠燈,但對外國私人資本的進入設置了許多障礙。復雜的審批程序也增加了外國私人資本的成本,即使是當地的私人資本有時也無法獲得平等競爭的機會。這種做法抑制了私人資本投資的熱情,降低了資源配置的效率。
參考文獻
- ↑ 陳小文.對外資企業實行超國民待遇政策選擇(D).江蘇:南京財經大學.2004
超國民待遇
超國民待遇發表于2022-05-26,由周林編輯,文章《超國民待遇》由admin于2022年05月26日發布于本網,共2407個字,共5553人圍觀,目錄為外貿術語,如果您還要了解相關內容敬請點擊下方標簽,便可快捷查找與文章《超國民待遇》相關的內容。
版權聲明:
文章:(超國民待遇),來源:,閱讀原文。
超國民待遇若有[原創]標注,均為本站原創文章,任何內容僅供學習參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任何內容不得引用,文章若為轉載文章,請注明作者來源,本站僅為分享知識,不參與商業活動,若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