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壽保險市場
人壽保險市場是什么?
人壽保險市場是指提供定期壽險、兩全保險、年金保險、意外傷殘保險、疾病保險等的市場。
人壽保險市場分類
人壽保險市場可分為以下市場:
(1)死亡保險市場。死亡對個人和家庭構成了巨大的風險威脅。如何應對死亡給個人和家庭帶來的困難是一種非常關心的安全需求。死亡保險市場是為人們提供死亡保險,以滿足人們對死亡風險保障的要求的市場。死亡保險是指以人類死亡為保險事故的保險。事故發生時,保險人應當支付一定數額的保險金。死亡保險的保證是避免被保險人過早死亡,使其家屬或依賴其收藏家庭的人陷入困境。死亡保險可分為定期死亡保險和終身死亡保險。
(2)生存保險市場。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面臨的最大風險威脅已經從過去對死亡的恐懼轉變為對生存過程中面臨的許多風險的恐懼。生存保險市場是為人們提供生存保險需求的市場。生存保險是被保險人在一定時間內繼續生存的保險。也就是說,只有當被保險人生存到保險期滿時,保險人才按照合同支付生存保險費。被保險人中途死亡的,不支付保險費,支付的保險費不予退還。生存保險可以使被保險人在一定期限內獲得一定數額的保險費,以滿足其生活需要。
(3)生死保險市場。兩全保險是指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規定的期限內死亡,或者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屆滿后仍生存的保險,保險人應當按照合同支付保險金。由此需求組成的保險市場稱為生死保險市場。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提供生死保險產品。
(4)聯合保險市場。聯合人壽保險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有一定利益關系的人視為被保險人的整體,如父母、夫妻、子女、兄弟姐妹或合作伙伴。聯合保險中第一個被保險人死亡,并將保險金支付給其他生存的人;如果在保險期內沒有死亡,保險金將支付給所有聯合被保險人或其指定的受益人。由客戶需求組成的市場被稱為聯合保險市場。例如,中國平安保險公司2002年推出的世紀同一生活保險是為市場提供的一對夫婦的聯合人壽保險。
(5)集團人壽保險市場。團體人壽保險是以團體為保險對象,由保險人簽發一張總的保險單,為該團體的全體成員提供保障的保險。由這種團體壽險需求所組成的保險消費市場,就是團體人壽保險市場。大部分的人壽保險都可以團體的形式投保,主要有團體定期保險、團體長期壽險、團體信用人壽保險、團體年金保險、團體意外傷害保險和團體健康保險等。
人壽保險市場的特點
人壽保險市場是整個保險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險市場甚至金融市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人壽保險在保險市場中的份額已成為衡量保險業是否發達、保險市場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從世界人壽保險業的發展和現狀來看,人壽保險市場具有以下特點。
- (一)保費快速增長
自20世紀60年代末人壽保險問世以來,人壽保費收入在整個保險市場中所占比例一直較低,平均不到20%。直到20世紀70年代,這種狀態才發生變化。隨著戰后各大發達國家經濟的復興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的崛起,人壽保險市場得到了極大的發展。1970年,世界人壽保費總收入為448.98億美元,占所有業務的40.38%。從1970年到1990年的20年,世界人壽保費收入以年平均15.08%的速度快速增長。到1990年,已達到7072.73億美元,是1970年的15.75倍,1987年首次超過非人壽保費收入,開始在保險市場占據主導地位。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仍沒有跡象表明人壽保險市場的這種發展勢頭得到了遏制,人壽保費收入的平均上升了7%,與非人壽保費收入的差距越來越來越大。
- (二)從區域分布來看,壽險發展極不平衡。
在歐洲,北美的一些國家和日本人壽保險發展迅速。早在1970年,日本人壽保費收入就占據了所有業務的64%.10%,英國從30年代至今一直保侍在50%以上。美國是世界上壽險業最發達的國家,不論是保費收入還是發展速度,本世紀以來始終在全球占據首位。一些中等發達國家及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或地區,壽險發展水平也很高。如瑞典、挪威等國壽險業務在本國保險市場占有近一半的份額,瑞士、愛爾蘭及南非等國的壽險則始終占據著各該國保險市場的優勢地位,所占份額至少在六成以上。韓國壽險保費收入1977年就開始超過了非壽險,到1990年已是非壽險保費收入的4.5倍。我國臺灣省的壽險業發展也很迅速。1973年,臺灣地區壽險保費總收入只有0。51億美元,1990年已達47.79億美元,是1973年的95.6倍,在全部保險業務收入中占到近七成的比例。
然而,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人壽保險的發展水平仍然很低。1990年,非洲(南非除外)的人壽保費收入僅為5.9l1億美元不如新加坡亞洲國家(6.46億美元)。中南美洲的人壽保險也非常落后。1990年,該地區的人壽保險總收入為22.83億美元,僅占總業務的24.22%。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人均人壽保險費位居世界第80位。1990年,大陸人壽保費收入僅為5.94億美元,僅占世界人壽保費總收入的0.84%,與中國人口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
從以上兩個方面可以看出,壽險業和壽險市場的發展和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密切相關。衡量一個國家的保險發展水平有兩個重要指標。一是保險深度,即保費收款人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相比之下,它反映了一個國家保險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另一個是保險密度,即一個國家的人均保費收入,它反映了這個國家人民的繁榮。
一國壽險市場的發展程度與其在世界上的經濟地位和國民的繁榮程度一致。
人壽保險市場的目標
(一)保費收入增加。在過去的兩年里,各級公司的保費收入呈跳躍式增長,但與巨大的潛在市場相比,保費收入的增長微不足道,與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經濟發展。保費收入的總量、深度、密度與市場潛力和社會經濟發展相差甚遠。因此,發展業務和增加保費收入是基層公司長期以來最基本的首要任務和發展目標。
(二)自身經濟效益和社會經濟效益的增長。人壽保險和其他服務業一樣,一方面是為了獲得自身的發展和增長,獲得更好的企業經濟效益;另一方面,聚集資金支持國民經濟建設,發揮經濟補償職能,穩定人民生活,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因此,人壽保險經營的主要前提是確保自身的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償付能力,承擔未來的政策責任,為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優化險種結構。為了獲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企業必須注意產品(保險)的轉型,不斷調整和優化保險結構。其原則應以市場為導向,經營適銷產品(保險),消除成本高、費率高、風險高的保險。滿足人們對人壽保險的需求,促進業務發展。同時,通過優化保險結構,降低成本和成本,降低不良風險,確保企業穩定經營和業務發展的良性循環。因此,保險結構的優化是人壽保險實現良好經濟效益的支撐點。
(四)拓寬業務市場,增強業務持續性。人壽保險業務的發展不僅要基于當前保費收入的加為基礎,還要以未來為重點,以促進業務發展的可持續性。農村和小城鎮人壽保險潛力最大務發展的可持續發展,結合經濟條件和文化地理關系,一是宣傳、指導和增強保險意識;二是鞏固和加強自身團隊建設,逐步培育業務增長點。
綜合以上四個方面,人壽保險的市場目標應是:在優化保險結構的前提下,努力擴大市場,保持業務發展的可持續性,增加保費收入,提高自身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這些目標構成了一個單位,其單位的關鍵環節是保險結構的優化,其核心應該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佳化。
人壽保險市場戰略
(一)展業模式的轉變。展覽模式是促進業務發展的手段和方法,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建立健全代理制度,將個人代理與單位代理相結合。業務需要大發展,代理制度的建立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吨腥A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和中國人民銀行《保險代理人暫行規定》的頒布和實施,為逐步建立代理人團隊提供了政策依據。面對人口眾多、需求廣泛的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只有優化服務,才能喚醒和保持人們對保險的熱情,只有通過面對面的宣傳。擴大保險觸角,與客戶溝通保險信息,為客戶設計,選擇最佳解決方案,上門服務,方便客戶,促進業務發展,現在公司正式員工少,網絡少,只依靠自己的員工發展服務,既不現實,也不經濟,遠不能滿足業務發展的需要,建立代理制度也是業務深度發展的需要,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企業、家庭、個人面臨越來越復雜的情況,對保險的需求越來越大,領域越來越廣泛,只有依靠良好的代理制度才能滿足行業自身的需求。行業單位管理部門在其員工中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和聲譽。單位代理具有保險公司無法比擬的優勢和優勢。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個人代理人參觀展覽模式的缺陷。保險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其特點,揚長避短,擴大保險影響力,促進保險業務發展。個人代理和行業單位代理相互補充,并存。
2.展業與管理分離。隨著代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展覽行業和管理可以逐步分離。承包業務以代理為主,公司正式員工成為純管理人員。
3.營銷與直銷業務并軌。展覽業純粹由代理商完成。從根本上說,代理商承包各種人壽保險,模糊了營銷和直銷保險的概念,但傭金標準不同。
4.集團業務轉移到分散業務。集團業務是保險公司恢復以來經營穩定的保險類型。受單位限制,基本飽和,難以取得重大突破。因此,業務發展的重點應逐步向分散的家庭人壽保險方向發展。
(二)建立名優品牌。保險公司是一家企業,它經營的保險類型也是一種產品,一種特殊的商品,作為一個企業,你必須有自己的品牌,必須有自己的名稱、優秀、特殊的產品。只要你有自己的名牌產品,你就可以形成一個大規模的運營。在人壽保險中,目前的保險類型具有以下特點:(1)保險類型多,無特點;(2)條款老化,更新緩慢;(3)利率高,保證低。
1.設計單一責任保險。其特點是保障范圍狹窄,只是以某種保險事故為保險責任,增加保險金額,提高保障程度。由于保險責任相對降低,費率相對較低,便于不同經濟階層的選擇。
2.設計分紅變額保險。在保險初期確定基本利率標準和基本保險金額,被保險人根據保險資金的使用和銀行利率的提高享受保險利益,一方面保險公司的正常運營;另一方面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減少通貨膨脹對雙方的影響。
3.捕捉熱點,設計適銷對路險種。改革的深入,社會保險制度的不斷完善,為商業保險的發展創造了良機,人壽保險應根據市場的需求,推出新險種,如疾病住院醫療保險等。
(三)加強內部管理監控。人壽保險公司經營的保險是承擔各種保險風險,根據大數規則和生命表,投保人或被保險人道德風險和員工工作錯誤或故意行為,將危及公司的正常運行,只加強內部管理、監控,防范和解決業務風險,提高經濟效益,確保正常穩定的運行。
1.加強員工隊伍建設。特別是一線保險代理人的管理。由于保險代理人素質參差不齊,業務理論水平不同,一方面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思想職業道德素質,嚴格規范行為;另一方面,要組織定期的商業理論學習和展覽技能交流。聘用代理人時,要嚴格控制,堅持證書,嚴格按照《保險代理人管理暫行規定》管理。
2.建立專人核保制度,嚴格控制承保質量。承保是保險的第一道工序。承保質量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管理。因此,承保尤為重要。建立專人承保制度和承保崗位責任制。只有嚴格控制承保和承保質量,才能防患于未然,拒絕不應承擔的風險,杜絕保險理賠***。
3.建立健全內部監控制度,逐步建立完整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和監督制約機制,重點監督保費的上繳和支付,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和監督職能部門的作用。
參考文獻
- ↑程會場李寶臣.現代保險釋放.1995年10月,中國社會出版社第一版.
- ↑黃華明編著.保險營銷導論.2004年2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第一版.
- ↑主編姚久榮王寶生.人壽企業管理.1998年8月,中國經濟出版社第一版.
- ↑江萍主編.1998年中國行長(經理)研究文選.1999年2月,中國統計出版社第一版.
人壽保險市場
人壽保險市場發表于2022-06-04,由周林編輯,文章《人壽保險市場》由admin于2022年06月04日發布于本網,共4779個字,共5405人圍觀,目錄為經濟百科,如果您還要了解相關內容敬請點擊下方標簽,便可快捷查找與文章《人壽保險市場》相關的內容。
版權聲明:
文章:(人壽保險市場),來源:,閱讀原文。
人壽保險市場若有[原創]標注,均為本站原創文章,任何內容僅供學習參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任何內容不得引用,文章若為轉載文章,請注明作者來源,本站僅為分享知識,不參與商業活動,若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