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償貿易
補償貿易(CompensationTrade)
補償貿易概述
補償貿易產品回銷,又稱產品回銷,是指交易方在對方提供信用的基礎上分期支付進口設備技術的價格和利息。
早期補償貿易主要用于建設大型工業企業。例如,當時蘇聯從日本引進了8個價值.6億美元的采礦設備用1億噸煤償還;波蘭從美國進口價值4億美元的化工設備和技術用相關工業產品返還。
后期補償貿易趨于多元化,不僅有大型成套設備,還有中小項目。O在波蘭向西出口的電子和機械產品中,40%~50%屬于補償貿易回銷。
20世紀80年代,中國廣泛采用補償貿易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但規模不大,多為小項目。近年來,外國投資者直接投資設備技術,因此補償貿易越來越少。然而,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補償貿易在利用外資促進銷售方面的優勢不容忽視。
補償貿易分類
目前,國際補償貿易主要有四種方式:
1.產品退貨方式。又稱簡單的補償貿易,是補償貿易的基本形式,即用進口設備和材料生產的產品償還進口設備和材料的貸款。因此,它也被稱為直接產品補償形式。
2.回購方式。也稱為綜合補償貿易或互購。它由出口機器或技術方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2~3年)購買一定數量的產品。這些產品不是由進口機械設備生產的,而是由其他出口產品支付的。
3.部分補償。即進口設備的貸款和引進技術的費用,部分用貨物和貨幣償還。
4.工人支付補償。也就是說,買方使用對方的機械設備和原材料進行加工和組裝,成品交給對方銷售。從對方進口設備的貸款按年度工人支付。
補償貿易的優勢是,買方可以首先利用外資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解決資金不足和外匯短缺的問題;賣方可以在國外擴大銷售市場。缺點是方法不夠靈活,很難達成協議。1931年,德國首先采用了補償貿易。近年來,蘇聯和東歐國家經常以這種方式引進西方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中國于1978年開始采用補償貿易,但大多采用簡單的補償貿易,即產品退貨。
補償貿易的基本形式
補償貿易的基本形式或種類很多,尤其是在我國,內涵更廣,做法更靈活。
- 1.返銷(Payback)
退貨是直接產品補償,是指引進技術和設備生產的直接產品作為進口貨款的補償。這種做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求直接產品及其質量必須是對方需要的,或者在國際市場上銷售,否則不容易被對方接受。
- 2.回購(CounterPurchase)
回購也稱為互購或間接補償,即進口商以雙方約定的產品作為進口技術和設備的補償。這些產品是非直接相關產品。
- 3.綜合補償貿易
這是指直接產品、間接產品、外匯等。在進口商的補償產品中,可以直接給供應商,也可以提前給供應商指定的交易商。這種補償貿易方式是前兩種方式的衍生。
- 4.勞動補償貿易
這種做法在中小型補償貿易中很常見,根據這種做法,雙方經常根據協議購買所需的技術和設備,貨物由對方支付。引進方按對方要求加工生產后,從應收工人支付中分期扣除所欠的技術和設備款項。
- 5.其他形式
如雙邊補償、多邊補償、賣方信用補償、買方信用補償、租賃補償、全部補償、部分補償等。
補償貿易的基本特征
與一般貿易方式相比,補償貿易具有以下兩個基本特征:
(1)信貸是補償貿易必不可少的前提。
(2)設備供應商必須同時承諾回購設備進口商的產品或勞務,這是構成補償貿易的必要條件。
應當明確的是,在信貸的基礎上進口設備并不一定構成補償貿易。補償貿易不僅要求設備供應商提供信貸,還要承諾回購對方的產品或勞動力,使對方能夠用收入償還貸款。這兩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這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雙方必須簽訂補償貿易協議。
最后,補償貿易應注意以下問題:一是做好項目可行性研究;二是合理計算貸款成本,安排還款期;第三,正確處理補償產品與正常出口的關系。
補償貿易的作用
補償貿易對設備技術進口商的作用
企業通過補償貿易引進設備技術,可以解決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缺乏資金的問題,從而升級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包括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設備技術進口商在補償設備技術價格的同時,也利用設備出口商在國外的銷售渠道,使產品進入國外市場,進口設備技術推動產品出口,稱為進出方法,是當代中小型補償貿易的主要特點。
補償貿易引進的設備技術往往不是很先進,甚至是二手設備。但是,如果產品能夠運輸和銷售,市場前景良好,設備價格合理,仍有利于發展中國家增加產品出口,擴大國內就業機會,提高區域經濟發展水平。
補償貿易對技術出口商的作用
在提供信貸的基礎上,出口商擴大了設備和技術的出口。出口商通過補償貿易將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不僅獲得了轉讓設備和技術的價格,而且還從商品銷售中獲得了利潤。
現代補償貿易的特點
跨國公司的多元化經營有利于補償貿易,擴大設備技術出口。補償貿易是一種以設備技術和相關產品交換的易貨貿易。供應商不僅承擔供應所需的設備技術,還承擔相關產品的銷售作為補償。如果它是一個單一的設備制造商,就很難接受這種交易方式。隨著跨國公司各種業務的快速發展,制造商的經濟一體化日益完善。國內外有廣泛的銷售代理或建立自己的銷售公司,使制造商能夠銷售相關的回銷產品,以補償貿易作為擴大資本商品銷售的手段,獲得雙重利潤。
隨著世界分工的進一步發展,產業轉移的深入是補償貿易的另一個促進因素。近年來,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良好的投資環境使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了一些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業。雖然大多數產業轉移是為了占領外國市場,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產品被退回或用來組裝整個機器的部件。為了產業轉移,設備技術出口商主要從退貨產品中獲利,而不是從出口設備技術中獲利。設備技術進口商通過信貸引進更先進的設備技術,建立生產基地,出口產品,構成了可能實現補償貿易的另一個基礎。
設備技術的先進性是補償貿易雙方之間的主要矛盾。為了加強對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控制,發達國家的相關企業在工業轉移中采取了不同的方式,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常見的是直接投資,只利用東道國的土地、勞動力、原材料、電力資源,控制生產技術和設備的所有權和使用權,但由于補償貿易對設備技術出口商具有雙重利潤的吸引力,進口商也有能力引進先進的設備技術。雙方達成交易的關鍵是:(1)技術設備出口商之間的競爭趨勢;(2)退貨產品(或部件)的市場前景:(3)設備技術進口商的支持能力:(4)支付條件。
補償貿易的業務要點
引進設備技術的先進性、適用性及其保障措施。引進的設備技術必須對其質量保證和技術合作模式作出明確規定至少應領先于國內水平,國際先進設備供應商應保證涉及工業產權的問題。
退回產品以抵消設備的技術價格?;刭徥窃O備出口商的基本義務。在補償貿易中,中國通常使用直接產品進行補償。但在具體交易中,有不同的做法:(l)全額補償。全部設備技術價款由等額的返銷產品抵償。(2)部分補償。由設備進口方支付部分現匯,其余大部分價款通過返銷產品補償。(3)超額補償、要求設備出口方承諾回購超過補償金額的返銷商品。(4)以相關勞務補償。這是一種來料加工相結合的補償貿易,即引進設備技術后,接受對方的來科來件加工業務,以工繳費抵償設備技術價款。
還款期限和結算方式。還款期限與退貨商品的數量和價格直接相關。必須規定退貨商品的定價原則、定價標準和方法,并通過約定退貨商品的數量或金額安排還款期限。雖然補償貿易是一種產品補償設備,但非直接的貨幣貿易雙方仍需通過貨幣進行定價和支付。設備進口商必須掌握先收后付的原則,并選擇合適的結算方式。通常的方式有:打開信用證、托收、匯款(結合銀行擔保)等。
采用補償貿易的意義
- 1.補償貿易對進口商具有以下意義:
(1)在外匯資金來源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充分利用外資信貸,擴大進口國外先進技術設備,有利于國內建設。
(2)可加快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特別是技術落后、資金不足的大中型企業。補償貿易對促進企業生產、提高國際競爭力具有一定作用。
(3)有利于建立國內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產業。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進口商可以盡快完成國內產品的升級,減少國外同類產品的進口,為國家節約外匯;出口可以開拓國際市場,推動外向型經濟的發展。
(4)有利于利用外商的銷售能力,開拓國際市場。進口商可以通過補償貿易為其補償產品開辟銷售渠道,無論是將這些產品轉移給專業貿易公司,還是利用其銷售能力和銷售渠道,都將為進口商的補償產品開拓國際市場。因此,補償貿易可以為進口商增加出口渠道。
- 2.補償貿易對出口商具有以下意義:
(1)可利用信貸為國內剩余資金和設備開辟出口渠道。
(2)可以利用補償貿易,利用對方以原材料為補償機會,獲得相對便宜穩定的原材料基地;利用對方獲得低價、低生產成本的產品供應基地,增加利潤。
(3)進口方引進技術和設備可作為出口方技術和設備的試驗場所。例如,進口方在使用引進技術、設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新要求已成為出口方改進技術和設備的新動力。在某些情況下,進口方對技術設備引進的一些改進反過來又促進了出口方的技術進步。
補償貿易和風險的問題
在進行補償貿易時,應注意以下可能的問題和風險:
- 1.引進技術的先進性和可靠性
一般來說,西方不愿意向他人提供更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因此一些技術和高科技的轉讓價格較高。因此,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時,應注意這些技術的先進性和可靠性,并建立合理的價格。
- 2.補償產品銷售市場的競爭和風險
(1)外國投資者在獲得補償產品后,應注意其銷售渠道和銷售市場。如果其銷售渠道、市場范圍、銷售價格與我們的出口市場和銷售渠道一致,就會形成競爭。因此,我們應該注意避免這些競爭。在補償貿易的項目審批和清算過程中,我們應該了解對方的意圖和銷售情況,使補償產品的出口與傳統出口商品盡可能不重復。即使傳統產品作為補償產品,也應盡可能避免中國現有的出口市場和銷售渠道,密切關注對方在國際市場的低價銷售。
(2)注意國際市場風險,防止出口商在國際市場發生變化時以各種借口拒絕補償產品,使進口商難以償還。
(3)應注意補償產品的銷售成本。一些外國投資者在獲得補償產品后,委托貿易商銷售這些產品,并將增加的成本分攤到引進技術和設備的成本,這將直接增加技術和設備的成本。
- 3.補償期問題
補償貿易的補償期可以是3年、5年,大宗交易項目也可長達20年。但有的企業在和外商簽訂補償貿易合同時,往往忽視了確定合理的補償期,償還期過短或過長,以致企業不能如期履約或外資不能合理利用。
補償貿易
補償貿易發表于2022-06-11,由周林編輯,文章《補償貿易》由admin于2022年06月11日發布于本網,共4146個字,共5900人圍觀,目錄為貿易方式,如果您還要了解相關內容敬請點擊下方標簽,便可快捷查找與文章《補償貿易》相關的內容。
版權聲明:
文章:(補償貿易),來源:,閱讀原文。
補償貿易若有[原創]標注,均為本站原創文章,任何內容僅供學習參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任何內容不得引用,文章若為轉載文章,請注明作者來源,本站僅為分享知識,不參與商業活動,若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刪除